附近一百元约-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,400元3小时快餐,真人同城炮约qq群

瞧,“袁牡丹”这一家子
2020-07-06 16:12:58          编辑:周媛 | 作者:唐治军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520

“千古风流今胜昔,一川水墨永传神?!比涨?,“神州无处不花红”袁定瓒书画作品展与大家见面了。

定瓒先生的画作颇丰,且质量上乘。特别是全家八口人,竟出了五位画家。定瓒先生的夫人张芝华女士和儿媳黄艳是市美术家协会会员,长子袁文松和幼子袁雨松均是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。

上世纪四十年代,袁定瓒出生在大京风景区的一个中医世家。其祖父袁海泉老先生平日悬壶济世,业余则以书画创作为乐。在祖父耳濡目染的薰陶之下,定瓒先生从小就显露了非凡的艺术天分。1955年在大京学校读书时,他就得到了市美协主席、著名画家胡君里先生的指导。1957年考入株洲市四中,其美术作品《蔬菜丰收》首次在《株洲日报》发表。毕业后,因美术成绩优异,他被留校担任美术教师。授课之余,定瓒先生到处拜师学艺,先后师从画家谢国安、曾安楚等名师大家,从中汲取前辈的艺术营养而达到兼收并蓄的效果。

退休后,定瓒先生专攻画牡丹。他每年都要到牡丹花的故乡洛阳临摹写生。他画的牡丹栩栩如生,被市美协主席周伟钊先生称之为“袁牡丹”。夫人张芝华女士特别擅长画梅花,人称“张梅花”,曾为抗日老兵和最美护士何?;雍疗貌驶烀?。两支“名花”各展英姿,在株洲艺坛成为佳话。他们的两个儿子也各有造诣。袁文松的巨幅山水画《穿越》被悬挂在株洲车站第一候车室;袁雨松擅长画山水和葡萄,在市内小有名气。

定瓒先生的大幅作品《锦上添花》被郑板桥纪念馆永久收藏。另一幅国画《锦绣前程》被悬挂在株洲车站贵宾室里,向全国南来北往的旅客展示着株洲这座工业新城的深厚文化底蕴。定瓒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,曾为云南地震灾区义卖书画作品用来救助灾民;也曾率全家参与书画作品进社区,进学校等捐赠活动,获得社会各界好评。


责编:周媛

  下载APP